四川资料练习题

首页 > 四川医疗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 资料练习题

2019四川省事业单位联考《卫生公共基础》模拟题二(1)

未知 | 2019-01-22 15:34

收藏

四川省事业单位联考《卫生公共基础》模拟题二(1)
 

一、是非题,共30题,每题1分,判断每题的陈述是否正确,正确的为A,错误的为B。

1.急进性高血压又称为恶性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

2.肱骨中段骨折时可能合并桡神经损伤。

3.胸骨角平对第4肋。

4.小肠所特有的运动的形式是蠕动。

5.基础体温指的是安静状态下的皮肤温度

6.肌梭是张力感受器,而腱器官是长度感受器

7.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8.疾病的本质是稳态破坏或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9.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10.代谢性碱中毒时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值均增高,AB>SB.

11.耐药性是指长时间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12.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大小,又称效应力。

13.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IgG,初生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主要是sIgA

14.结肠均有肠系膜。

15.心包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两者之间为心包腔。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急进型高血压,又称为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

2.【答案】A

【解析】在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从臂丛神经后束发出的桡神经经内后方紧贴骨面斜向外前方进入前臂,此处骨折易发生桡神经损伤。

3.【答案】B

【解析】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的地方有个向前突起的角叫胸骨角。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两侧平对第二肋,第四胸椎的下缘正对胸骨角的水平。

4.【答案】B

【解析】小肠运动形式主要有:(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3)蠕动。分节运动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的形式。

5.【答案】B

【解析】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叫做“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的体温,就叫做“基础体温”,也叫“静息体温”,通常在早晨起床前测定。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在卵泡期内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0.3~0.6℃。

6.【答案】B

【解析】肌梭主要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装置,是一种长度感受器,其传入冲动是使支配同一肌肉的a神经元兴奋。而腱器官主要是感受张力的感受装置,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其传入冲动则是抑制同一肌肉的a神经元兴奋。

7.【答案】A

【解析】晶体渗透压:细胞(尤其是红细胞)膜内外,晶体颗粒(主要是Na+,葡萄糖)促使水移动的力量叫晶体渗透压。它主要影响细胞(尤其是红细胞)内外水的移动,维持细胞(尤其是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8.【答案】A

【解析】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疾病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入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9.【答案】A

【解析】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移动,此外,机体要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使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因此,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轻度减少。

10.【答案】A

【解析】代谢性碱中毒时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致使SB、AB、BB增高,BE正值加大,失偿时升高。血浆PCO2有一定程度的代偿性升高。SB与AB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对血碳酸氢盐的影响程度和性质。SB>AB表示CO2排出增多。AB>SB,表示CO2潴留。AB、SB是反映HCO3-浓度的变化。

11.【答案】B

【解析】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12.【答案】A

【解析】所谓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首先,药物应具有亲和力,即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其次,药物还应具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13.【答案】A

【解析】在五类Ig中唯有IgG能通过胎盘:这就使新生儿能通过胎盘由母体获IgG,构成自然被动免疫。初乳中含有分泌型的sIgA,sIgA可以提高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的局部免疫屏障。

14.【答案】B

【解析】肠系膜可分为①小肠系膜②阑尾系膜③横结肠系膜④乙状结肠系膜。

15.【答案】B

【解析】心包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浆膜心包可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覆于心肌的外面,又称为心外膜,壁层在脏层的外围。脏层与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